光速不变原理与质能方程实际上,不能超光速是针对于物质、信息、能量而言的,而不是针对于宇宙空间而言的。空间并非是物质、信息、能量。所以,空间并不会受到光速的限制,而且宇宙膨胀也并不传递任何信息。那光速不变原理是咋来的呢?简单来说就是,牛顿和麦克斯韦的理论矛盾了,矛盾点在于参考系。麦克斯韦方程推导出来的光速表达式是:1/ε0μ0,由于ε0是真空介电常数,μ是真空磁导率,这两个数都是常数,也就是说,光速在任何惯性参考系下都是光速,这就和牛顿理论中运动的相对性产生了矛盾。科学家想了各种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最终都失败了。于是,爱因斯坦以“光速不变原理”和“相对性原理”为基础提出了相对论。在这套理论当中,爱因斯坦统一了时间和空间,他认为:时间和空间一起组成四维时空,构成宇宙的基本结构。在狭义相对论的这套框架下,爱因斯坦得出了许多有意思的结论,比如:时间膨胀效应,尺缩效应等等。也就是说,牛顿的体系下,人们认为运动对于时间和空间是没有影响的。而爱因斯坦则认为:运动其实会影响到时空。这些内容是他在年上半年完成的一篇名为《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中提出来的。这一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四篇开创性的论文,这一年也被称为爱因斯坦的奇迹年。这篇文章则是第三篇。之所以会有第四篇,就是爱因斯坦在发表完第三篇之后,突然意识到这个理论还可以同时统一“质量”和“能量”,于是,他在下半年又发表了一篇名为《物质的惯性同它所含的能量有关吗?》。在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提出了大名鼎鼎的质能方程。提出了:物质和能量等价,后来也被称为:质能等价。质能等价的意思是说,质量和能量其实是一回事,质量中蕴含的能量可以通过质能方程表述出来。所以,所谓的“质量转化为能量”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它们压根就是一回事。通过这个理论,爱因斯坦预言了:引力可以使光束发生弯曲。在传统理论中,光是没有质量的,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光是具有相对论质量(这是因为它具有动能,质能方程告诉我们,能量和质量是一回事,所有有动能就有质量),而实际观测中,也确实发现了光线弯曲。当然,光线弯曲的说法到了广义相对论,又有一套新的表述形式。不过,这并不是这次文章要讲的,就不赘述了。那爱因斯坦为什么能够统一“质量”和“能量”呢?这是因为,爱因斯坦通过推导,得出了运动物体的质量应该下面这样的结果:其中m0是静质量,从这个表达式中,我们可以出这样的结论:静止质量不为零的物体是不可能达到光速的,只能低于光速。静止质量为零才能达到光速,但并不能超过光速。光其实就是静止质量为零,所以光可以达到光速。(实际上,参与强相互作用的胶子也是,只不过由于夸克禁闭,我们还无法发现自由存在的胶子)空间膨胀为何可以超光速?而开头我们也说到了,宇宙空间其实是没有质量的,也不是能量,更不是信息。因此,它就没有所谓的静止质量,也不需要受到光速不变原理的限制。那事实上呢?在宇宙大爆炸之初,第一秒内,宇宙膨胀就超过了光速。这也被我们称为大暴胀。大概是说,在短短的时间内,把当时的宇宙看成是一粒沙子,它一下子膨胀了到可观测宇宙那么大(直径亿光年),然后在把可观测宇宙看成像沙子那么大,再膨胀到可观测宇宙那么大,一共加倍了次,也就是2^。这个过程是远远超过光速的。其次,在距今46亿年前,宇宙开始加速膨胀,而根据模型计算,以地球为参考系,宇宙很多地方膨胀的速度早就超过了光速。这是年,两个科学小组分别独立观测1a型超新星得到的结果,并且于年相关的负责人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这里多说一句宇宙膨胀的特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机场的直行电梯,宇宙的膨胀就好比,你是在中点,空间就好比在你周围一圈都是远离你的直行电梯,而各种天体就在直行电梯上,所以天体并没有动,动的是直行电梯也就是空间而已,而这看起来就好像天体在动。所以,膨胀是整个宇宙等比例地在膨胀。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光速不变原理其实是牛顿理论和麦克斯韦方程出现矛盾之后,又无法调和的产物,也符合奥卡姆剃刀原理。它是用来限定物质、信息、能量的。通过质能方程,我们可以知道静止质量不为0的物体是没办法达到光速的,只有静止质量为0,才能达到光速。空间既不是物质,信息,也不是能量,不会受到光速不变原理的限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