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身器材 >> 健身器材市场 >> 公共健身设施维护的盲区究竟在哪里
“尊敬的领导,请允许我对现有体育健身器材提些改进意见。”近日,一位网友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向国家体育总局留言,对于公共场所露天体育健身器材的维护提出一些建议,比如及时添加润滑剂、安装防水渗透装置,以及注意防锈等。
这样的建议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当下,不少小区、公园、广场的公共健身器材缺乏维护,轻则锈迹斑斑无法正常使用,重则“缺胳膊少腿”满身伤痕,甚至因为故障而导致使用者受到伤害。这当然出于很多原因,比如长期在室外经受着日晒风吹雨打,比如使用者操作不规范,甚至遭遇恶意破坏。热爱健身的人难免要问:想找一个可以正常使用的健身器材怎么这么难?
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要加强公共健身设施的建设与维护,推动“全民健身”落到实处;国务院于年颁布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年颁布的《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体育总局年印发的《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办法》,都对相关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该反思的是,公共健身设施“重建轻管”为什么屡催不破?治理盲区究竟在哪里?
首先应该明晰的是责任归属问题。公共健身设施来源多样,比如政府采购后投放、体育主管部门等机构赠予、开发商或物业自行购置等,但这不能成为“踢皮球”的理由。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辖区内的器材进行日常管理的责任属于器材接收方。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对于相关问题的回应中便表示,要进一步强化室外健身器材配建管理工作的主体责任,接受捐赠器材的单位和地方要履行对于健身器材管理使用的主体责任。
在此基础上,公共健身设施的维护需要齐抓共管的社会氛围。政府及体育主管部门应该做好督促和检查的工作,比如成立专门小组进行定期巡查;针对社区资金不足等问题,可设立专项资金,但一定要保证专款专用。此外,也要引入“社会治理”,广泛动员、吸引社会力量的加入,比如通过网格化管理,鼓励运动爱好者自发行动,对相关设施进行日常维护,或是与相关专业部门、体育院校等进行合作;也可以通过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的维护管理。
这一次的网友留言让我们看到,互联网的发展以及有关部门的“下沉式聆听”,让越来越多的居民有处发声、有地说话。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小小的健身器材,考量着基层治理的“微循环”。用实际行动拉直一个个问号,并通过配套制度与规定,让广大居民的声音被听到、被重视,才是对待“民生痛点”应有的态度。
更多资讯或合作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