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上半年过去了,因疫情宅家,看书学习简单生活过了半年,我一直在思考和实践如何筒单生活的问题,如:1)直接煮黄豆吃替代豆腐和腐竹等豆制品,2)直接喝凉开水加盐替代盐汽水和饮料,3)直接看字典词汇替代读书,4)直接穿内衣睡衣保暖遮羞而不在乎服装款式牌子,5)不主动和朋友联系把聊天的时间留给自己。半年过去了,今天总结一个,我想起了这个叫人叫奥卡姆,几百年前的英国佬。奥卡姆(Ockham,Williamof)英国学者。约年生于萨里;年卒于德国慕尼黑。奥卡姆(被称为无敌博士)曾加入方济各会修士会,在牛津大学学习,从年到年在牛津任教。奥卡姆最广为人知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奥卡姆剃刀原理”,他指出: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奥卡姆的意思是在对于同一理论或者同一命题的论证过程中,多种解释和证明过程中,步骤最少最为简洁的证明是最有效的。其实他除了人们熟知的剃刀原理外在神学和哲学及逻辑学上贡献也很大的。奥卡姆是一个坚定地唯名论者,也是中世纪哲学唯名论的领袖和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奥卡姆反对托马斯·阿奎那为代表的官方哲学。他反对彻底区分了哲学和神学,并且将上帝存在证明从哲学中剔除出去,他指出关于上帝是否存在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不是人类理性所能把握的问题,神学命题超越于人类自然理性之上。奥卡姆一以贯之坚持的是唯名论的个体化原则,奥卡姆反对托马斯·阿奎那所坚持的温和实在论,他认为人的理智所能把握的概念并不是真正的存在,世界上唯一真实存在的是个体,而概念是人类理智对于个别事物之间相似性的一种把握。由此,奥卡姆认为命题中的词项此概念就是思想中的事物是唯一真正的现实,而直觉能感觉到的客观事物倒是思想中事物的不完全的反映。命题中的词项是理智概念对于个别事物的指代,好比“人在跑”这个命题中,人这个词项是对于每一个个别人的人的指代,人这个词项是每一个个人理智对于所有人的相似性的一种抽象或者说概括,因此,“人”这个词项并没有实际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一种思维中的虚设(fiction)。这个人的真名叫威廉,奥卡姆是他的出生地名。他对英国当时无休无止的关于“共相”“本质”之类的争吵感到厌倦,于是著书立说,宣传只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认为那些空洞无物的普遍性要领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他所主张的“思维经济原则”,概括起来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因为他叫威廉,来自奥卡姆,人们为了纪念他就把这句话称为“奥卡姆剃刀”。这把剃刀出鞘后,剃秃了几百年间争论不休的经院哲学和基督神学,使科学、哲学从宗教中彻底分离出来,引发了始于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最终使宗教世俗化,形成宗教哲学,完成世界性政教分离,成果表明无神论更为现实。同时,这把剃刀曾经使很多人感到威胁,也被认为是异端邪说,威廉本人也受到伤害。然而,这并未损害这把刀的锋利,相反,经过数百年越来越快,并早已超越了本来狭窄的领域而具有广泛的、丰富的、深刻的意义。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zp/8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