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

汉隆剃刀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发布时间:2024/11/7 13:24:55   
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www.wzqsyl.com/search.asp?Keyword=%B1%B1%BE%A9%D6%D0%BF%C6%B0%D7%9D%D5%C1%F5%D4%C6%CC%CE&field=title/m/

当事情不顺、出岔子时,你是否会觉得对方是恶意作对?

例如,如果同事没有及时把报告发给自己,是否会觉得同事故意使绊子,想抢在自己前面获得晋升?

例如,在家中加班,忙得焦头烂额,孩子却一直纠缠,还打破一个碗,是否觉得孩子是在刻意作乱?

例如,有个关系不错朋友过生日,叫上好几个同事庆祝,唯独没叫上自己,是否觉得是在刻意孤立?

例如,平时邮件回复很快领导,却对自己那封字斟句酌重要邮件没有回复,觉得领导不想重用自己?

诸如此类,你不要急于判断,而要先用汉隆剃刀梳理下你的思维。

汉隆剃刀意思是: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于年由美国一个名叫罗伯特·J·汉隆的人正式提出,但其道理前人已多有提及。

例如,拿破仑说过:“永远别把没有尽力归为恶意。”

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也提到:“误解和忽视比起阴谋和恶意,导致更多混乱。不管怎么说,后两者肯定要少得多。”

类似的,罗伯特·海莱因在年发布的小说《帝国的逻辑》中也提到:“你把愚蠢所导致的许多情况,都归咎于邪恶。”

汉隆剃刀精髓在于,比较各种可能性发生概率大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优先考虑发生概率更大原因。

以前述情境归因为例,恶意作对只是一种可能性,还有其它可能性。

例如,可能同事把发报告时间记错,你记的是周二,同事记的是周三。

例如,孩子可能是心血来潮想和你玩一玩,打破碗可能只是因为手滑。

例如,朋友原本没有打算庆祝生日,只是下班时临时提到就在一起过。

例如,领导可能因为几拨应酬忙不开,根本就没有看到那封重要邮件。

相比恶意作对可能性,上述可能性发生概率可能更高。

汉隆剃刀说的愚蠢因素,代表的是各种无知的、偶然的、非故意的可能性,发生概率通常比恶意作对可能性要大。

于是就有结论: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当然,前提条件是其它条件相同。如果确实有无可辩驳有力证据证明,确实是恶意作对,那解释为愚蠢就是真蠢。

理解汉隆剃刀思维方式,就不难推而广之。

例如,有人提出“推广版汉隆剃刀”: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能解释为无知的,就不要解释为愚蠢;能解释为可原谅错误的,就不要解释为无知;能用你未知其他原因解释的,就不要解释为错误。

例如,金融作家道格拉斯·哈伯德提出“金融版汉隆剃刀”:能用一群人在复杂系统中互动解释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或者愚蠢。

例如,政治专栏作家拉梅什·蓬努尔提出“大人物版汉隆剃刀”:能解释为情绪的,就不要解释为策略。

各种版本汉隆剃刀提醒我们,下结论时要注意评估发生概率大小,否则容易误判,导致损失,甚至灾难性后果。

例如,医学领域中,医生诊断疾病,如果不是优先考虑疾病发生概率大小,而是根据一两个症状,就下结论是某种罕见严重病并据此治疗,会出现什么状况?

例如,人际领域中,双方因为对方一些偶然无心之失就上纲上线,下结论说是对方恶意作对,然后升级反击措施,导致双方矛盾冲突加剧,会出现什么状况?

诸如此类,在各种情境中,我们都有必要运用汉隆剃刀梳理一下思维,以更好地运用批判性思维,推动优质决策和行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46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