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健身器材 >> 健身器材市场 >> 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北新
沈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年4月6日)
根据年快报统计,现将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东北振兴发展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运行稳步恢复向好,各项社会事业持续进步,民生福祉更加殷实。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0.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亿元,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4亿元,增长2.9%;第三产业增加值.6亿元,下降0.6%。三次产业结构为4.6:32.9:62.5。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万人,县(市)人口.0万人;男性人口.1万人,女性人口.0万人。人口出生率6.68‰,比上年降低1.67个千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1;人口死亡率10.02‰,提高1.71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3.34‰,降低3.38个千分点。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3%。其中,服务价格上涨1.3%,消费品价格上涨2.9%;食品价格上涨9.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0%,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上涨0.5%,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8.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税收收入.1亿元,增长2.5%。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8亿元,下降4.7%;企业所得税.9亿元,增长11.7%;个人所得税21.3亿元,增长2.6%;土地增值税48.6亿元,增长1.5%;契税69.7亿元,增长20.9%。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其中,教育支出.1亿元,增长1.5%;科学技术支出22.6亿元,增长13.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亿元,下降1.1%;卫生健康支出82.0亿元,增长25.5%;城乡社区事务支出.4亿元,增长0.9%;农林水事务支出64.7亿元,增长1.0%。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6万人,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1.5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10.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12%。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2.8%。其中,种植业产值.0亿元,林业产值9.6亿元,畜牧业产值.4亿元,渔业产值26.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7.0亿元。
全市农作物播种面积67.6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4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0%;粮食总产量达.4万吨,下降2.1%。其中,稻谷产量.3万吨,玉米产量.3万吨。园林水果产量25.8万吨,比上年下降10.1%;蔬菜产量.3万吨,比上年增长2.9%。
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个,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9个,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12个。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两品一标”认证面积达68万亩。高效特色农业面积.7万亩。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9%,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到87.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8%,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9.3%。
从规模看,大中型企业增加值增长3.0%,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2.1%。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增加值下降7.3%,股份制企业增加值下降0.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4.9%,私营企业增加值增长5.5%。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下降12.1%,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9%,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4.1%。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4.3%。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5.1%,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6.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2.7%,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9.2%。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亿元,比上年增长2.1%;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77.02元,比上年减少1.56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7.06%,提高1.19个百分点。年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64.7%,比上年末下降2.0个百分点。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亿元,比上年增长22.9%。分经济类型看,国有企业亏损0.9亿元,减亏0.8亿元;股份制企业15.7亿元,增长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亿元,增长23.8%;私营企业41.5亿元,增长24.5%。分门类看,采矿业亏损5.7亿元,比上年增亏;制造业.0亿元,增长26.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2.0亿元,下降20.1%。
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完成总产值.8亿元,比上年增长8.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4.1%。从三大领域看,制造业投资增长10.0%;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5.2%;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0%。从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增长9.9%;外商及港澳台经济投资增长5.6%;民间投资增长1.3%。从产业分布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9.9%;第二产业投资增长2.4%,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7%;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
新松机器人未来城、赛轮轮胎、恒大电机、恒大沈北高科农业、辽西北供水配套工程、联通5G项目、沈阳地铁3号线一期工程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沈阳华晨宝马产品升级(大东厂区和铁西工厂)、华晨雷诺金杯产品升级、沈阳恒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沈阳恒大新能源动力电池基地、北方药谷生物药国际CDMO基地、上汽通用别克雪佛兰、恒大文旅城等重大项目进展顺利。
全年房屋施工面积.8万平方米,增长7.3%,其中住宅.9万平方米,增长9.5%;房屋新开工面积.2万平方米,增长24.5%,其中住宅3.5万平方米,增长20.9%;房屋竣工面积.5万平方米,下降2.5%,其中住宅.4万平方米,下降3.6%。商品房销售面积1.3万平方米,下降5.0%,其中住宅.5万平方米,下降5.6%。
五、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2万吨,比上年下降2.4%。其中,铁路.1万吨,增长13.2%;公路万吨,下降2.8%;民用航空5.1万吨,下降30.8%。全年旅客发送量.8万人,下降60.7%。其中,铁路.9万人,下降54.0%;公路.0万人,下降64.4%;民用航空.9万人,下降40.3%。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7.5%。其中,载客汽车.6万辆,载货汽车19.9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4万辆,增长8.7%。
沈阳与国际25个城市、国内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条,其中国际航线31条,国内航线条;民航运输飞机起降10.6万架次,比上年下降26.4%;机场旅客吞吐量.1万人次,下降35.8%。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7亿元,比上年增长25.1%。其中,邮政业务总量.7亿元,增长49.5%;电信业务总量.0亿元,增长22.7%。邮政业完成快递5.2亿件,比上年增长45.4%;快递业务收入54.9亿元,增长29.3%。固定电话用户.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4万户。年末4G移动电话用户.1万户,5G移动电话用户.7万户,分别占移动电话用户的比重为77.7%、20.2%。年末移动互联网用户.5万户。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11.0亿G,比上年增长29.3%。
六、金融
年末全市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56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5亿元,比年初增长3.0%;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0亿元,比年初增长7.8%。
年末全市有证券公司2家,证券分公司36家,证券营业部99家。全年证券交易额亿元;期货公司1家,期货分公司9家,期货经济公司营业部17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1家,总数达到24家。拥有新三板企业50家。
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家。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6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亿元,增长2.3%;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2亿元,增长4.3%;人身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9.0亿元,增长1.7%;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69.4亿元,增长17.2%。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30.4%。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64.8亿元,增长6.6%;人寿保险赔付支出36.6亿元,下降11.9%;人身意外险赔付支出1.9亿元,下降1.1%;健康保险赔付支出59.4亿元,增长.5%。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亿元,比上年下降5.4%。分区域看,城镇零售额.3亿元,下降6.4%;乡村零售额.3亿元,下降1.1%。分消费类型看,商品零售额.5亿元,下降4.5%;餐饮收入额.1亿元,下降15.8%。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企业实现零售额.4亿元,比上年下降6.6%。其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0亿元,增长4.7%;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2亿元,下降5.7%;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2亿元,下降20.9%;中西药品类零售额80.9亿元,增长1.7%;日用品类零售额65.5亿元,增长35.4%;通讯器材类零售额87.0亿元,下降11.0%;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71.6亿元,下降9.8%;汽车类零售额.6亿元,下降1.8%。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8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1.6%,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
八、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8.1亿元,比上年下降4.2%。其中,进口总额.7亿元,下降0.4%;出口总额.4亿元,下降13.2%。
分贸易方式看,在进口总额中,一般贸易进口.5亿元,下降2.0%;加工贸易进口78.9亿元,增长23.3%。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6亿元,下降10.5%;加工贸易出口67.4亿元,下降16.0%。
分企业性质看,在进口总额中,国有企业进口36.7亿元;外商投资企业进口.9亿元;民营企业进口38.4亿元。在出口总额中,国有企业出口50.2亿元;外商投资企业出口.5亿元;民营企业出口92.9亿元。
分商品看,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进口.2亿元;高新技术产品进口.0亿元;农产品进口14.7亿元。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7亿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54.6亿元。
分国家和地区看,对外贸易国家和地区个。对亚洲出口.1亿元;对欧洲出口63.1亿元;对北美洲出口51.2亿元;对拉丁美洲出口22.7亿元;对非洲出口14.3亿元;对大洋洲出口10.1亿元。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家,合同外资额34.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商务部注册资本项下口径)7.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全年实际到位内资.6亿元,比上年增长12.7%。全年新批非金融类境外投资项目10个,协议投资额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与劳务合作新签合同份,合同额24.5亿美元,完成营业额8.4亿美元;外派人员2人次。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全年争取省级以上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个,争取资金10.2亿元。其中,争取国家级项目个、资金7.2亿元;省级项目9个、资金3.0亿元。12个项目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年末全市拥有市级以上民口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53个;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个,其中国家级8个;市级以上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个,其中国家级7个。拥有两院院士24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9名。各类技贸机构技术贸易成交额.9亿元。全年获得专利授权21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件。
年末全市普惠性幼儿园5所,占比达到83.7%,普惠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85%,全市学前教育幼儿入园率97.9%。小学所,在校生42.3万人,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3%。普通中学所,在校生29.6万人;普通中专30所,在校生4.6万人;职业高中48所,在校生2.8万人。技工学校32所,在校生2.0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63.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5%。全市普通高等院校45所(含独立学院2所),招收本、专科学生12.7万人,在校生44.0万人,本、专科毕业生10.1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2.6万人,在校研究生6.9万人,毕业研究生1.8万人。
十、文化、旅游、卫生和体育
年末全市文化馆15个,公共图书馆20个,博物馆20个;全年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场,参与群众万人次;公益性艺术培训场次,组织公益性文艺演出场。
全市国家A级景区家,旅行社家,星级饭店50家。全年旅游总收入.6亿元,比上年下降42.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亿元,下降41.0%,入境旅游收入0.28亿美元,下降93%;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万人次,下降43.1%,其中,国内旅游者.1万人次,下降42.6%,入境旅游者3.4万人次,下降96.0%。全市在建旅游项目78个,当年投资80.3亿元。
年末全市卫生机构个。其中,医院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个;卫生院个,门诊部个,诊所、卫生所、医务室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12个;妇幼卫生保健院(所、站)7个;急救中心(站)1个,采供血机构1个。年末实有病床77张,卫生技术人员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人,注册护士39人。全年总诊疗人次.2万人次。
举办沈阳马拉松嘉年华、中国赛艇大师赛(沈阳站)“一城双赛”、全民健身国际徒步节、“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沈阳武术文化节、“盛京冰嬉节”暨第二届中国沈阳国际冰龙舟大赛、中国青少年滑雪大奖赛(沈阳东北亚站)暨沈阳国际青少年滑雪邀请赛、沈阳电子竞技公开赛暨首届沈阳经济区电子竞技大赛等20余项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大型赛事活动。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余场次。实施体育民生办实事工程,投入资金余万元,为20个体育公园、个乡村文体广场、个社区(村屯)配置安装健身器材设施套1件(个)。培训国家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
稳步推动“三大球”改革发展,设立“三大球”项目点校33所。在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轮滑与速度滑冰全能项目比赛中,沈阳市体校代表队摘得6金2银2铜,实现沈阳冬季项目的历史突破。
沈阳市获评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浑南区及“和平杯”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双双获评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基地和示范项目,填补沈阳体育产业“国家队”空白。落实体育惠民消费政策,发放万元体育惠民电子消费券。全力推动体育彩票销售,全年体彩销量11.7亿元,筹集公益金万元。
十一、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比上年增长1.3%;人均消费支出元,下降7.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8.1%;人均消费支出13元,增长2.6%。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2.7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38.5辆、热水器88.5台、移动电话.3部,分别比上年增加0.3辆、1.9台和0.4部。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0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家用汽车28.6辆、热水器34.1台、移动电话部,分别增加1.6辆、0.8台和1.6部。
年末全市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7.1万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5万人,增加2.4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1万人,增加9.2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4万人,增加16.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1万人,增加4.1万人;工伤保险.2万人,增加0.3万人;生育保险.9万人,增加9.1万人。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参保人数27.0万人,减少4.9万人。
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元,比上年提高元。失业保险金人均支出标准为每月9元,提高元。市区和开发区职工最低工资标准0元,一区(辽中区)三县(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元。
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元。
全年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8亿元。其中,城市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2.8亿元,2.6万户、3.4万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亿元,1.7万户、2.8万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户、人享受城市低保边缘户救助;户、人享受农村低保边缘户救助。
全市城乡养老服务机构个,比上年增加个;城乡养老服务床位4.9万张,比上年增加个。全年收养救助人员3人,比上年减少人。
全年福利彩票销售14.1亿元,筹集福利彩票公益金4.3亿元。
十二、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全年全市城建投资.4亿元。新建改造城市慢行系统28万平方米。新增各类公共停车场处(不含居住小区及街巷道路),共新增停车泊位5.6万个(不含居住小区及街巷道路)、盘活泊位4万个。完成美丽示范村村内道路硬化公里和村庄亮化盏,天然气供气管道总长度公里。
年末城市公交运营线路条,其中新开、调整公交线路20条,增加运营里程90.6公里,公交运营线路长度达到.3公里;公交运营车辆2台;全年公共交通客运总量6.7亿人次。地铁实现常态化延时运营,地铁1、2、9、10号线运营里程达到8.0万列公里,客运量.8万乘次。浑南有轨电车运营里程.4万列公里,客运量.1万人次。年末全市出租汽车27辆。
全年淘汰燃煤锅炉17台,实施“煤改气”“煤改电”万平米,完成16台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机动车尾气检测万辆,注销柴油车0台,检测非道路移动机械台。强化秸秆禁烧管控,加强扬尘污染治理,PM2.5、PM10浓度分别为42微克/立方米和74微克/立方米,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天,占比78.6%。完成4座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17个省考以上断面全部达标,水质综合指数改善12.5%,辽河、浑河干流沈阳段出境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类标准。辽中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危废焚烧项目完成建设,全市危险废物处置有序,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率%。沈阳市辖区内国考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全年新建改造7.69万人农村饮水安全设施,投资1.19亿元,农村集中供水率和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9%。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万吨/日,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98.9%。
十三、能源和安全生产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7万吨标准煤,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占69.8%。全年全社会用电量.1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8%。其中,工业用电量.9亿千瓦时,增长1.4%。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比上年减少9人。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人数1.人,下降6.6%。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指标数据在年报时可能还有调整。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年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常住人口等相关数据将在普查数据上报审定后发布。涉及的相关人均指标公报未公布。
[3]地区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不变价格计算。
[4]年畜牧业统计调查方式改革,相关数据公报未公布。
[5]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
[6]装备制造业包括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
[7]高技术制造业包括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化学品制造业。
[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中限额以上单位指年主营业务收入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
[9]限额以上网上商品零售额指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取得订单,售给个人、社会集团非生产、非经营用的实物商品金额(含增值税),付款可以在网上进行,也可以在网下进行。公共网络包括计算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
[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年数据以修订后数据为计算依据。
[11]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起点为计划总投资万元及以上项目。
[12]县(市)统计口径为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财政数据来自市财政局;物价、城乡居民收入等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粮食产量来自国家统计局辽宁调查总队;水产品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等数据来自市农业农村局;铁路运输数据来自沈阳铁路局;公路运输、城市公共交通数据来自市交通运输局;地铁数据来自沈阳地铁集团;轨道交通数据来自浑南现代有轨电车运营公司;民航数据来自南航、深航、沈阳桃仙机场;汽车拥有量、户籍人口等数据来自市公安局;邮政业务数据来自市邮政管理局;电信业务数据来自省统计局;进出口数据来自沈阳海关;实际利用外资、对外经济合作等数据来自市商务局;金融数据分别来自中国人民银行沈阳分行营业管理部、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辽宁监管局;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最低工资标准、城镇新增就业、登记失业率等数据来自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医疗保险数据来自市医保局;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最低生活标准、社会福利等数据来自市民政局;科技成果、技术合同等数据来自市科技局;专利数据来自市市场监管局;教育数据来自市教育局;旅游、文化数据来自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卫生、新农合等数据来自市卫生健康委;体育数据来自市体育局;城建投资、人居环境整治等城市建设数据来自市城乡建设局;环境空气质量等环境监测数据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城市污水处理等数据来自市水务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市应急管理局;交通事故数据来自市公安局;其他数据均来自市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