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剃刀 >> 剃刀介绍 >> 你一定没听说过的奥卡姆扫把薛定谔的数码
01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剃刀得名于一位14世纪的逻辑学家、哲学家奥卡姆的威廉(WilliamofOckham),作为一条古老的经验法则,它有一个更为简约的名字:节约律。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用通俗的话来翻译一遍就是:如果能找到一个更简单的理论来解释现象,就不要再构建一个大而无当的复杂理论。02奥卡姆扫把
而分子生物学家西德尼·布伦纳(SydneyBrenner)针对奥卡姆剃刀的原理,发明了“奥卡姆扫把”。它指的是人们在本能上会把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往地毯下面扫。03有选择地隐藏事实
现实中很多宣传家、作家都非常擅长这套路数,把某些至关重要的事实隐藏起来,只列举那些对自己观点有利的现象,使自己的论述看起来是那么地合情合理又丝丝入扣。儒家也很善于运用这样一种话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试问天地与人有什么关系,悲欢离合又与阴晴圆缺有毛关系?但是他就是能联系在一起,合辙押韵朗朗上口,让人一听,哎,还真有点那么点意思!04半夜不叫的狗很可疑
就像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著名的“半夜狗不叫”的故事一样,只有专家才能注意到“缺席”的事实,而事实已经被“奥卡姆扫把”从现场扫走了。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有一次探案过程中,福尔摩斯将“一只狗出现在午夜的奇怪事件”断定为案件的关键线索,并且认为那只狗出现在午夜时分却什么也没做,这很奇怪,并由此认为本案的首要嫌疑犯应该是一个很了解这只狗的人。这才是高手应该有的警觉。你为我展现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你明显忽视的事实表示怀疑。05阴谋论的伎俩
阴谋论者也都善于使用“奥卡姆扫把”,随便在网上都能找到他们的言论,甚至你可以拿他们的观点和证据来做个分析,忽略那些经过筛选的数据,你能举出哪些明显有悖常理的事实,然后等专家出面反驳后,再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判断是否准确。即使一位科研工作者,很多时候也会忽视那些对自己支持结论不符的数据,把他们列为异常点进行排除。06身边的“奥卡姆扫把”
学历无用、吸烟危害不明显、少量饮酒有益身体健康、保健品提高人体免疫力等等。这些我们身边都有过这种论调,并且他们还能有选择性地举出好几个身边的例子来证明在自己的观点,而对正规的科学研究结果嗤之以鼻,或视而不见。07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对于“奥卡姆扫把”,我们能做的就是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看有没有与这些观点相反的言论和观点。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了解得越多,认知能力越高,被忽悠的概率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