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骨病,形象的说就是佝偻着腰、罗圈着腿,个子长不高,挑不起重担。软骨病是由维生素D缺乏引起的。维生素,通俗的来讲,就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在人体内含量很少,但不可或缺。哲学乃科学体内的维生素。缺乏哲学素养,科学家就会得软骨病,长不成巨人,难成大器!我这里说的大器是指某个科学领域的奠基人或者里程碑式的人物!图片来源于网络中国的科学家大多是技术型专家我们中国的科学家大多是我们普通人眼里的“家”,而不是科学家里的“家”,他们更像是一个高级工程师而不是一个伟大的设计师,他们更多的是在产出技术,而不是在生产思想!中国科学家的哲学素养不只是低,那是相当的低网络上有消息称,美国的中学有哲学课,甚至小学也有,不知是真是假。反正我们中国的小学、初中没有,只有高中和大学才有。我们中国的哲学教育基本上就是政治思想教育,从来都不受学生待见,如果不是为了考试估计没有几个人去学。在大学时,老师为了阻挡我们逃课,没有办法最后只好搬了一把椅子坐在教室门口,堵住不让我们出去,谁要出去就强行给拽回来。学而优则仕,是我们的传统,学哲学的人大多奔着做官去了,很少有人知道哲学与自然科学有什么关系(现在情况好像好些,有些大学开设科学哲学这门课程),老师没讲过,学生也不知道。我们的理工科学生对哲学的认识基本上就限于几个名词概念,知道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物质和意识等等这个几个名词,还有背下来的几个问题的标准答案。只有极个别的学生发现了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但是大多都很不幸,因为没有系统的哲学学习背景,在哲学上没有广阔的视野,很快便掉进哲学的泥潭里出不来了。我在天涯论坛上遇到过一个北大的博士研究生,网名叫“九年博士”,他发现了地理学与哲学之间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于是就想从哲学的视角重新解读地理学,结果九年没有毕业!不只是理工科的学生,那些在我们中国科学界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们亦不敢恭维,包括潘建伟、饶毅、施一公、张双南、李淼等等这些大牛们,他们的哲学素养不能说完全没有,但至多也就是国内理工科大学生的水平,那不只是低,那是相当的低!在“访谈:遇见科学之美”的一期节目中,中国的几位顶级的科学家有过下面的这样一段对话:饶毅:任何其它科学都不如脑科学,因为都是脑去建立的科学,没有脑就没有美。潘建伟:我完全同意你的观点,你讲的太对了,脑科学就是第一次啊,就是物理学和你这个脑,就是量子力学的第一次,脑科学和物理学碰撞在一起了,从前那些物理学啊,我管你什么脑啊,我的世界根本独立于你大脑啊,独立存在的,这运行跟你存不存在,你饶毅是不是活着,你正在干嘛,跟我是毫无关系的,但到量子就不一样了,所以说量子力学是首次,就是跟这个人类意识啊,就是确实是……饶毅: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乱说的,就是说……潘建伟:乱说就乱说了……饶毅:你跟脑有关系不一定要跟脑的最难的意识有关系啊,检测和意识是有差别的,你说是一检测那个态你就知道了,但这不是意识的作用。潘建伟:但是问题是这个检测……饶毅:这是物理检测仪器。潘建伟:但是物理检测仪器不算啊,比如物理检测仪器还是薛定谔猫还是存在的,你说我有个仪器在看,那仪器看了,是仪器还是跟它纠缠在一起的,然后就是最后还是跟它纠缠在一起的,只有你最后这个人啊,你才把这个就是说是纠缠本身塌缩到某个地方去了,目前反正是我们很多人是这种观点的。饶毅:像这种玄学,那么……张双南:不不不,不是玄学,玄学不是科学。饶毅:你打开笼子来看了猫,我没看猫,那么这个猫到底是因为你看了就变得固定一个态,还是因为我没看见所以它没变态?张双南:饶毅,他这个说法是可以通过实验验证的,可以做实验验证的就不是玄学。饶毅:哦,真的,物理学还有不是玄学的一部分?……图片来源于在未来论坛创立大会上,施一公做了“人类文明给世界带来不可思议的变化”的主旨演讲,他说到:我多用两分钟的时间讲一讲,我们人类为什么很难,甚至不可能了解已知世界之外的东西,因为我们现在用的手段的问题。我也告诉大家,我们现在了解的世界不是客观的,大家一定觉得说施一公怎么在台上胡说八道,我告诉这样。我首先跟你说几个大家已经知道的事实,第一条,你用眼睛能看到的东西,能感受到的能量存在形式加在一起,只不过是我们这个宇宙空间4%的存在形式,也就是说96%你既看不到也感觉不到,但都是是客观存在。这96%里,绝大部分是能量存在形式,但是有23%是叫暗物质。你知道我给你一个不是预测,是事实,当我在这儿演讲你坐在下面听,大量纯吨重暗物质穿过你的身体,穿身而过,你觉得我在瞎说,是事实。你想这和我们物理原理是违背的,物理说两个物质不可能在同一个空间存在,暗物体跟我们人没有强相互作用,没有电磁力,它只有弱相互作用,还是预测的,它只有无由引力,如果没有电磁力我们失去世界所有的感知,包括你看到我是电磁相互作用。我们所谓五种感官,你想想我们靠什么感知世界?我们靠三种跟嗅觉、触觉、味觉、听觉和视觉,我们地球中有声波,我们感知视觉最主要是靠的视觉,眼见为实。蜜蜂很了不起,可以看到紫外,你以为蜜蜂采密看到是鲜花,它看不到鲜花,而是看到的紫外线。这些生物跟我们感知完全不一样。我们看到是主观世界,没有客观世界,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凭借这么简单的,加在一起步超过种蛋白的生物体感知世界,哪来的客观世界?你告诉我?我们如何感知到很有限已知手段有限的方法,探索已知世界之外的东西我们如何做?我在讲我们人类五种感官的限制,我最后一分钟说一说时空定义形式的限制和信息的限制,我告诉你,我今天在这儿演讲,你认为我演讲完了信息消失了吗?没有,因为很简单,如果光天化日我在大街上走道,超光速追踪,十年之前你一定可以看到我的演讲。加了屋顶这个形式存在,信息一定不会消息。怎么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是什么?我不知道,我觉得我们需要探讨,这是未来。我认为很可怕的,包括时空,我们有时间吗?你说有,对不起,我觉得一定是没有的,其实没有时间概念,宇宙中从来不存在时间,时间就是运动。我们现在地球上定义,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它是运动,不是时间。地球是自传一圈24小时我们叫时间,这根本不是我们现在想象虚幻飘渺的纬度,时间其实就是空间。爱因斯坦在一百年前之前已经理解的很精深,我现在还在试图理解爱因斯坦怎么想的,我认为很精彩。在这里,我就不具体分析这些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们具体哪句话有问题了,有哲学基础的朋友可以自己去分析,在这里我只想说,被这些科学家们吹得神乎其神的、或者讳莫如深的话题,其实就是哲学上的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早在八九百年前,我国宋代的陆九渊就说“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了,二百多年前,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也说了“存在就是被感知”,这个问题在哲学上已经烂大街了,哲学家们早已都不再讨论,早已经从本体论转到认识论又转到语言学了,而我们的科学家们还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似的在纠结主观和客观的问题,而且还不敢说出来,生怕自己说出来别人会揍他!以为自己是一只鸟儿,没想只是一只风筝除了马克思、恩格斯以外,哲学家在中国人的眼里似乎总是与神经病有着某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我相信在我们中国是没有几个哲学家敢去指导科学家的,他们只能在自己的圈子里混,在科学家们的眼里他们可能只是个笑话!可能全世界也就是我们中国的科学与哲学脱离得最彻底了,很多人对哲学和科学的关系的理解都只限于知道科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至于哲学现在在科学中的作用则几乎没有几个人知道,甚至有很多人可能还会认为现代科学早已经与哲学脱离关系了,还以为科学就像是一只从哲学鸟巢里孵化出来的鸟儿,现在已经完全脱离了鸟巢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了!其实,科学从来都没有脱离开过哲学,科学仅仅只是一只风筝而已,割断哲学这根线,科学飞的再高也得从天上掉下来!图片来源于网络要想知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我们还得先说清什么是科学。那么,什么是科学呢?你可能根本不会想到,被我们经常用来衡量别的东西科学不科学的科学,居然没有搞清自己是个什么东西!没有几个科学家能够说清楚什么是科学的!打假斗士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方舟子先生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文章《什么是科学与科学精神》,结果他发现竟然没有办法给科学下一个科学的定义,后来只能提出了几条判断科学和非科学的标准:“从逻辑上看,第一,科学理论必须是自洽的,即本身能做到逻辑上的一致性,至少要能自圆其说,不能前后自相矛盾。第二,科学理论必须是简明的,不能包含不必要的假设和条件,为以后的失败留好了退路,也就是说,要符合下面要谈到的‘奥卡姆剃刀’的原则。第三,科学理论必须是能够被证伪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在这里,方博士提到两条特别重要的原则:证实和证伪。这两条原则也的确是哲学家们提出来的判断理论是否科学的标准,只是方博士没有想到,哲学家们是先提出了用“实证”的原则来判断理论是否科学,结果发现行不通,后来又提出了“证伪”的原则,结果发现还是行不通,最后只好作罢两者都放弃了。没想到方博士居然又把这两条原则从垃圾堆里捡了回来当成宝贝在这里显摆,从这一点上也能看出,方博士的哲学素养的确也不咋滴!抛开什么是科学不提,数学被许多人奉为“最精确的科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我们就来看一看这个数学到底跟哲学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先来看看欧几里得《几何原本》里的几个定义:定义1.点是没有部分的那种东西。定义2.线(现在的术语称曲线)是没有宽度的长度。定义4.直线是同一线上各点平齐的线。定义5.面只有长度和宽度。这几个概念可以说是整个科学的基础了,如果没有点、线、面,哪里还有什么物理学呢?可是,没有部分或者说没有大小的那种东西是个什么东西呢?没有宽度的长度又是什么玩意呢?没有厚度的面是什么样子的?一条线上又有多少个没有大小的点呢?这些东西都是科学概念吗?如果说是,那我们在现实中能够找到它们吗?它们的存在是能够被证实还是被证伪呢?它们到底存在还是不存在呢?如果不存在,那么我们的科学是不是就是建立在一种虚无的基础上呢?用虚无的东西建立起来的玩意还能是科学吗?它与哲学有什么区别呢?科学家们总是在笑话哲学家们整天在讨论一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想到他们自己整天玩的也是虚头八脑的东西!不只是点、线、面等等这些几何概念,物理学上的时间、空间又是什么东西呢?惯性定理“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能够被证实还是能够被证伪呢?科学从来都没有脱离开过哲学,且不说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它一直都是在唯物主义的引导下探索世界的,它的基础概念本身就是哲学概念!科学飞的再高,最终也还得返回到哲学上来,科学家们再瞧不起哲学,最终也还得乖乖地返回来讨论哲学的问题,还得讨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而此刻,哲学家们正在远远的前方——语言学领域里等着他们!科学史上最耀眼的巨星都是哲学家牛顿是如何认识了绝对时空的?爱因斯坦又是在哪里看见了时间膨胀和空间弯曲的?欧几里得又是如何创造出一个没有大小的点呢……?历史上的大科学家们创造出来的绝对都不仅仅只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思想,——一种伟大的哲学思想!科学软骨病的临床表现一、目光短浅认为科学巨人的出现是因为他们赶上了一个科学大产出的好时代,而现今自己所处的时代各领域的发展都比较完善,只能从事一些拾漏补缺的工作了。殊不知,自己身正处一个科学大产出的时代而浑然不觉,更不知伟大的思想家之所以伟大,不只是因为他们能顺应时代,更主要地是因为他们能引领时代,能够开创一个时代!二、难堪重任即使知道自己身处科学大产出的时代也无能为力,技术型专家的眼光决定了他们产生不了伟大的思想!思想没有高度也没有广度,不知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既是科学的问题也是哲学的问题,不知道解决这些问题除了技术手段外还有哲学手段!科学大产出的时代已经来临在这个世纪,量子力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必将催生一种全新的哲学,在新的哲学思想的引导下,必将引起一场科学大革命,一个科学大产出的时代即将来临!如果我们成不了掀起狂风的巨人,那就不妨做一只站在风口上的猪!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tp/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