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刀

在城市转角遇见袖珍公园运署广场今

发布时间:2023/1/30 19:38:08   
白癜风系统检查项目图 http://m.39.net/disease/a_9341112.html

运署街和按察司街交叉处的“袖珍公园”——运署广场7月30日正式待客。如果您还没有来过这里,那么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惊喜吧!

茂盛的绿植让这片空间在

嘈杂的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格外引人注目

走过复古的公园大门

广场中心是一处精心布置过的绿植造型

地砖以颜色来进行区域划分

靓丽的色彩让人心情愉悦

广场里已经有不少市民前来乘凉休息

棕红色木质连廊让整个公园都变得更加复古

运署广场最具特色的

是将运署街历史雕刻在墙上

让市民游客在游玩休憩的同时

还能了解到老济南文化

可谓相当用心了

除此之外

广场还为大家安装了喷泉、健身器材和休闲石桌

满足了市民不同的休闲需要

如果您在晚上来这里

也是别有一番风情

据了解,运署广场前身是一处零散棚户区,从19年11月起,济南明府城发展中心开始进行改造。

改造前的运署广场

如今这里变身成为文化传播、绿地休闲、寓教于乐为一体的小公园,在城市转角处静静绽放。利用运署街街头巷尾的城市转角空间,见缝插针地安置在街角上,满足了附近市民休息、娱乐、健身等需求的同时,又充分考虑沿街视角,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

延伸阅读

运署街是因清代盐运使司署而得其名。盐运使司原在府东大街,顺治末年迁至运署街。年,运署街改名为运输街,年后复称原名。这一字之差,寓意却不相同,含义也大不一样。“运署”记载的是历史,“运输”说的则是行业。因此认为“运署”更能体现这条街的深远悠长。

前些年,在运署街进行考古抢救性发掘时,曾挖出过汉代铁铲、陶罐、佛像底座,以及被疑用来铸造类似铁铲等铁器的汉代残“陶范”,由此可见,运署街与按察司街在汉代同属一大型冶炼基地。

当然运署街以清代的盐运使司设于此而得名,其街在山东盐业历史上也有着浓墨重彩的一笔。据考证,旧时山东盐商的乡会“东纲公所”,就在运署街盐运使署的斜对过,这实际上是个垄断山东盐业的组织,由大盐商操纵。在当时,食盐的销售,是官府主要收入之一。

同时,这条街在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教育的集中地。清代康熙五十七年(),山东按察使黄炳在此创办了振英书院。年,私立泺源女塾在运署街建立。济南市第一中学,其前身是清末刘冠三建立的私立山左公学,是开办最早的公立中学,到现在已是百年老校了,它的校址就在运署街。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邓恩铭同志曾在这所学校学习,另外著名作家王统照、与李大钊同志一起遇难的路友于烈士、革命老人陶钝(又名徐宝悌、徐步云),以及曾任山东省副省长的李澄之、余修同志等,都曾是一中的学生。

来源:济南古城历史街区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3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