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钟楼,朝着熙熙攘攘的中山路直走,在泉南教堂的旁边,有一间2个店面大小的理发厅——大上海理发厅。古朴的装修方式,带着浓厚的旧上海韵味,大上海理发厅就这样一直走到了今天。在许多人的童年记忆里,“大上海”不止是理发厅,更是一个时代的代名词,记录着泉州男女对潮流时尚的探索与追求,深埋着无尽的回忆和念想。用心服务,好手艺赢得好口碑大上海理发厅是个国营单位,位于中山中路-号,由于周边改造,门口的招牌上少了一个“大”字。早上7点半,中山路上大多数的店门都还关着门的时候,大上海理发厅就已打开门。早上8点,师傅们都到了,老店开始迎客。今年55岁的赵师傅,17岁从事理发行业,至今已经38年了。他是上个世纪80年代补员时,代替父亲进入大上海理发店的。“理发店有4个师傅,按排班,每天有一个人提早上班,做开业前的准备。”赵师傅说,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大上海”最辉煌的时候,有30多位理发师傅,如今只剩下4位。早在上世纪40年代,大上海理发厅就已经出现在中山路上。当时是由几个福州人合伙开设的,后来转给泉州一位亲戚;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出现,大上海理发厅并入理发社;改革开放后,私人理发店逐渐出现,一批广东师傅进驻泉州,时尚理发店开始占领泉州的大街小巷。对于大上海理发厅而言,这三十几年是其最红火的时候。从中山路的西边搬到东边,从一间店面扩大到三间店面,还是泉州最早经营理发用品的商店。那时候,店里的师傅也多,有三十几名。“大上海在泉州能够出名,就是因为手艺好,技术精,在训练学徒时就特别严格。”赵师傅说,每个大上海理发厅的人员都必须要从学徒做起的,“讲究的是底子要硬,技术要全面。”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上海理发厅一直被泉州人认为是最好的理发厅,不仅因为师傅手艺都很好,设备好、卫生干净、服务周到,都让其赢得了很好的口碑。盛况不再,旧上海韵味犹存天花板上华生牌的电风扇,锈迹斑斑的蝴蝶牌真牛皮美发椅,双箭牌74型剃刀与电推刀,已生铁锈万里牌的电风吹。这些老古董可都是当年上海的大牌子。大上海理发厅里的“老东西”可不止这些理发工具,门口掉漆木柜上的公用电话、老式的挂历、木制的联排柜子、旧音响……都出现了斑驳的痕迹。“这些椅子是从上海买过来的,用船运到厦门,货运车再从厦门那边运过来的。”店里的师傅说,风扇是华生牌的,早期的华生牌风扇质量很好。这些可旋转的铁椅、刀剪和电吹风都是当时从上海引进的,都是最先进的,所以当时才会有那么多人选择来这里理发。随着时代变了,渐渐地,像大上海理发厅这样的国营理发店再也拴不住年轻人的心了。“大人十八,小孩十五,刮脸十块。”大上海的“剃头价”不高,却只能吸引老人,或者老人带着孩子过来。市民吴先生是大上海理发厅的老顾客,每隔一个月或20天就会来剪一次头发。“我从小就在这里理发,小时候是奶奶带我过来,现在是我带着孩子一起来理发。”吴先生说,“大上海”的师傅手艺很好,服务也很周到,如果这里关了,以后都不知道要去哪里理发。如今,泉州只剩下大上海理发厅这家国营理发厅了。“空调坏了也没再装,工具也没那么好用了,都已经过时了。”盛况不再,这是“大上海”无法回避的事实。前些年,因为教堂需要拓宽消防通道,理发厅的店面由3个缩小到了2个;通往二楼的楼梯被隔断了,二楼的设备和工具早就蒙上厚厚的灰尘,就这样被搁置,被遗忘。时光荏苒,老店招牌依旧,树影婆娑,人声依然鼎沸。华灯初上,城市即将进入新一天的“轮回”,而“大上海”也结束了一天的故事。它的未来会怎样,谁也无法预料,或许,它会重新焕发生机;或许,它最终会以一种悄然无声的方式与我们告别。无论哪种情况,我们都会记得,在中山路上,有一家大上海理发厅。(来源:泉州广播电视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gx/7430.html